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79 Western Osprey 鶚










鶚俗稱“魚鷹”。一種大型無害的鷹,世界許多國家都有,上體深褐色,下體大部純白,建有巨大的巢,常年復一年地使用,用盤旋和急降的方法捕食水中的魚。
糾錯 編輯摘要
目錄
1 簡介
2 外形特徵
3 生活習性
4 分佈範圍
5 繁殖

- 簡介

鶚是隼形目鶚科鶚屬鳥類動物,僅有1種。又名魚鷹。除南美洲和南極洲外,分佈遍於全世界。雄鳥和雌鳥相似,體長約65釐米。頭頂和頸後羽毛白色,有暗褐色縱紋,頭後羽延長成為矛狀。上體和兩翅的表面均暗褐色,各羽都具棕色狹端,尾羽淡褐色。下體除胸部有棕褐色斑紋外,其餘均為白色。幼鳥頭頂羽色較暗,下體餘部有明顯的白色羽緣。腳趾有銳爪,趾底佈滿齒,外趾能前後反轉,適於捕魚。
在中國,夏季遍佈於西部和北部,冬季遷徙到華南地區。常見於江河、湖沼、海濱或開闊地;在熱帶,經常棲息於岩石海岸、珊瑚礁或紅樹林沼澤。一般在高空回翔或在水面上低飛窺伺魚類,偶爾潛入水中。飛翔時,鼓翼與滑翔交替進行,一旦見到魚類,便俯衝到水面,用腳抓魚而去。它們將獵物帶回棲息處食用,吃完後會拖著腳在水面低飛,似乎是在洗腳。雌雄交配時,常成對在水面上追逐或在空中翱翔。
在海岸或島嶼岩礁上,或在湖沼、河流附近的喬木上營巢,巢簡陋,盆狀,結構粗大,直徑可達2米。用樹枝、灌木枝、枯草、蘚類等搭成,內鋪有杉皮、枯草、羽毛、碎紙等。26月產卵,一般每窩產卵23枚。卵橢圓形,灰白色,具赤褐色粗斑。雌鳥孵卵。孵化期35天。雛鳥孵出後全身密佈稚羽。雄鳥捕獵食物,雌鳥用嘴將食物撕裂,餵養雛鳥。

- 外形特徵
鶚又叫魚鷹,是中型猛禽,體長51—64釐米,體重1000—1750克。頭部白色,頭頂具有黑褐色的縱紋,枕部的羽毛稍微呈披針形延長,形成一個短的羽冠。頭的側面有一條寬闊的黑帶,從前額的基部經過眼睛到後頸部,並與後頸的黑色融為一體。上體為暗褐色,略微具有紫色的光澤。下體為白色,頦部、喉部微具細的暗褐色羽幹紋,胸部具有赤褐色的斑紋,飛翔時兩翅狹長,不能伸直,翼角向後彎曲成一定的角度,常在水面的上空翱翔盤旋,從下麵看,白色的下體和翼下覆羽同翼角的黑斑,胸部的暗色縱紋和飛羽,以及尾羽上相間排列的橫斑均極為醒目。虹膜淡黃色或橙黃色,眼周裸露皮膚鉛黃綠色,嘴黑色,蠟膜鉛藍色,腳和趾黃色,爪黑色。

- 生活習性

鶚棲息於湖泊、河流、海岸等地,尤其喜歡在山地森林中的河谷或有樹木的水域地帶,冬季也常到開闊無林地區的河流、水庫、水塘地區活動。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遷徙期間也常集成3—5只的小群,多在水面緩慢的低空飛行,有時也在高空翱翔和盤旋。停息時多在於水域的岸邊枯樹上或電線杆上。性情機警,叫聲響亮。
主要以魚類為食,有時也捕食蛙、蜥蜴、小型鳥類等其他小型陸棲動物。它的外側腳趾能向後反轉,使四趾變成兩前兩後,加上腳下的粗糙突起,可以象鉗子一樣牢牢地抓住粘滑的魚的身體,然後飛到水域附近的樹上或岸邊岩石上用利嘴撕裂後吞食。它平時常在水面上空緩慢地煽動兩翅成圓圈狀飛行,兩眼注視著水中的魚類,在距離水面30—90米之間時,還能夠迅速地振動雙翅,迎風懸停在空中,以便仔細地觀察水中獵物的情況。發現獵物時,則兩翅折合,急速降到水面,伸出兩隻長腳將魚抓起,一邊濺起高高的水花,一邊用雙腳提著“戰利品”騰空飛起,還在空中抖落著身上的水珠,如同一個精神抖擻的“漁夫”一般。
有時魚見到天空中有黑影落下,本能地向深水中逃走,鶚就會立即潛入水中捕獵,直到1米以下,水面上常常只留下一個翼尖。我國古人對於神態威猛、目光銳利的鶚極為推崇,將目四顧形容為“鶚視”或者“鶚顧”,把推薦賢人稱為“鶚薦”,漢朝末年的著名文學家孔融寫的《薦彌衡表》中還用“鷙鳥累百,不如一鶚”來形容彌衡的才華出眾。

- 分佈範圍
鶚在國外分佈於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亞洲等廣大地區,共分化為6個亞種,我國僅產指名亞種,分佈幾乎遍及全國各地。其中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新疆、甘肅、寧夏、西藏為夏候鳥,北京、河北、山東、山西為旅鳥,上海、浙江、臺灣、廣東、廣西為冬候鳥,海南為留鳥。遷徙時間大致為春季於3月上旬到達東北繁殖地,9月中旬離開繁殖地往南遷徙。

- 繁殖

繁殖期在我國南方通常為2—5月,在東北地區大多為5—8月。雄鳥和雌鳥配對以後常常比翼雙飛,鳴聲不斷。經專家考證,我國古代春秋時期的《詩經·小雅》中婦孺皆知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象徵愛情的“雎鳩”鳥,就是鶚,真是令人驚歎不已。
鶚的婚飛別具一格,雄鳥首先在空中翱翔,身體呈一個很陡的角度,爪子上緊緊地抓著一條魚或者一根骨頭,一邊吃力地飛行,一邊搖晃著雙腳,有時甚至向後倒著飛行,同時發出一種激昂的叫聲。雌鳥則高聲地應和著,與雄鳥一起上下翻飛。通常營巢於水邊的樹冠之上,也在水邊的懸崖峭壁和岩石上營巢。在食物豐富的地方,會有很多巢密密麻麻地聚集在一起,據說在一個面積不到1200公頃的區域上就曾發現300多個巢。
巢都是用粗大的樹枝搭成,如果繁殖成功和無干擾,巢可多年使用,甚至有使用長達18年的巢,但每年都需要進行修理和補充巢材,因此巢的結構較為龐大。巢的形狀為盤狀,主要由樹枝、灌木枝、枯草等堆集而成,內鋪以樹皮、枯草、羽毛和碎紙。雄鳥和雌鳥共同參與營巢,每窩產卵2—3枚,偶爾有多至4枚的。
卵的形狀為橢圓形,顏色為灰白色,被有紅褐色斑點。親鳥輪流參與孵卵,但以雌鳥為主,孵卵期為32—40天。雛鳥為晚成性,孵出後由親鳥共同餵養大約經過42天后才能離巢。親鳥對巢中的雛鳥關懷備至,如果有大型的雕類、鷗類天敵企圖偷襲,就會飛到巢的上空,作出搖擺不定,似乎就要摔下來的樣子,同時發出“切利利,切利利”的叫聲,分散天敵的注意力,直到把它們引走。

- 價值
中醫傳統理論認為去鶚去掉羽毛及肉,取骨晾乾,續筋接骨、消腫止痛。因此得用。

- 相關故事
在《山海經·西次山經》裡有這樣一個故事:“鐘山山神燭龍有個叫鼓的兒子,和另一個叫欽丕的傢伙合夥將一個叫祖江的天神殺死在昆侖山的東南方,黃帝知道這事後很生氣,將他們殺死在鐘山南面的瑤崖。欽丕戾氣不散,化做一隻像雕的大鳥,白頭紅嘴,虎爪,背上有黑色斑紋,鳴叫的聲音像鵠,它出現在世上,世上就一定會有大的戰亂。”這東西就叫做鶚。


177 Ruff 流蘇鷸

2011 April, / Mai Po Nature Reserve




流蘇鷸全長280-290毫米。頭頂暗褐色,羽緣淡棕色;後頸淺褐色;背、肩及三級飛羽褐黑色,具淺棕白羽緣;初級飛羽暗褐色;腰、尾上覆羽及尾羽均褐色,尖端淺棕褐色;頦、喉白;前頸及上胸沾棕黃,下胸及胸側褐色,下體餘部白色。棲于源邊沼澤地帶。以軟體動物、甲殼類、蠕蟲、昆蟲和大量的水生植物為食。分佈于新疆、西藏南部,偶見於青島、福州(旅鳥);福建、廣東、臺灣(冬候鳥)。


概述

流蘇鷸
  種:流蘇鷸 Ruff
鳥種描述:冬羽:體略大(雄鳥28釐米,雌鳥23釐米)而嘴短,暗褐色,腿長,頭小,頸長,嘴直。上體深褐具淺色鱗狀斑紋;喉淺皮黃色;頭及頸皮黃色;下體白,兩脅常具少許橫斑。飛行時翼上狹窄白色橫紋及於深色尾基兩側的橢圓形白色塊斑極明顯。雌鳥甚小於雄鳥。幼鳥皮黃色。夏季雄鳥棕色或部分白色並具明顯的蓬鬆翎頜。虹膜-褐色;嘴-褐色,嘴基近黃,冬季灰色;腳-多色,或黃或綠或為橙褐色。 叫聲:低chuck-chuck聲,但冬季通常無聲。
 分佈範圍
繁殖于北歐和亞洲;冬季至非洲及南亞,罕見迷鳥甚至到澳大利亞。 分佈狀況:罕見的非繁殖期候鳥。有記錄遷徙時見於新疆西部、西藏南部及華東沿海和臺灣。少量在廣東、福建及香港沿海越冬。習性:喜沼澤地帶及沿海灘塗,與其他涉禽混群。
 形態
體略大(雄鳥28釐米,雌鳥23釐米)而嘴短,暗褐色,腿長,頭小,頸長,嘴直。上體深褐具淺色鱗狀斑紋;喉淺皮黃色;頭及頸皮黃色;下體白,兩脅常具少許橫斑。飛行時翼上狹窄白色橫紋及於深色尾基兩側的橢圓形白色塊斑極明顯。雌鳥甚小於雄鳥。幼鳥皮黃色。夏季雄鳥棕色或部分白色並具明顯的蓬鬆翎頜。
虹膜-褐色;嘴-褐色,嘴基近黃,冬季灰色;腳-多色,或黃或綠或為橙褐色。
流蘇鷸 - 習性
習性:喜沼澤地帶及沿海灘塗,與其他涉禽混群。主要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有時也吃少數植物種子。生態: 海灣的幹拓地, 沼澤地, , , 內陸的水邊生活, 春秋移動的時候混在紅腳鷸(REDSHANK)群在濕地覓食.
聲音: 移動的時候叫 BI-YU BI-YU 晚上叫 GUAC-GUAC
流蘇鷸 - 繁殖
繁殖期5~8月。營巢於沼澤濕地和水域岸邊。雌雄鳥之間無固定的配偶關係,不形成對。雌鳥和1只或多隻雄鳥交配後,獨自營巢繁殖。置巢於草叢中或有其他植物隱06-06-30。每窩產卵4枚,偶爾3枚。卵的顏色為橄欖綠色、黃褐色、淡藍色,被有褐色或灰色斑。卵長徑3.9~4.8釐米,短徑2.8~3.3釐米。孵化期20~21天,由雌鳥孵卵。
產卵期: 5月中旬到下旬。一窩的產卵數是4. 蛋是橄欖褐色或灰黃色, 淺綠色, 淺青色底加深褐色粗糙的花紋和灰一點的顏色.雌鳥負責孵卵。 一般期間是21
分佈範圍:繁殖于北歐和亞洲;冬季至非洲及南亞,罕見迷鳥甚至到澳大利亞。
分佈狀況:罕見的非繁殖期候鳥。有記錄遷徙時見於新疆西部、西藏南部及華東沿海和臺灣。少量在廣東、福建及香港沿海越冬。
流蘇鷸 - 保護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8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1]




2011年10月22日 星期六

150 Eurasian Curlew 白腰杓鷸





白腰杓鷸,全長575630mm。頭頂和上體淡褐色;頭、頸、上背具黑褐色羽軸縱紋;白腰杓鷸飛羽為黑褐色與淡褐色相間橫斑,頸與前胸淡褐色,具細的褐色縱紋;下背、腰及尾上覆羽白色;尾羽白色,具黑褐色細橫紋;腹、脅部白色,具粗重黑褐色斑點;下腹及尾下覆羽白色。棲於水邊沼澤地帶及濕地草甸和稻田中。以甲殼類、軟體動物、小魚、昆蟲、植物種子為食。
白腰杓鷸 - 物種分類
物種分類: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今顎總目->鴴形目->->->鷸科->->杓鷸屬
白腰杓鷸 - 分佈範圍
分佈範圍:分佈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

白腰杓鷸
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非洲中南部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歸線)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印度洋(包括馬達加斯加群島及其附近島嶼。),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臺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中國分佈於內蒙古(繁殖鳥);在西藏南部、長江下游、遼寧、福建、廣東、海南島、臺灣越冬。

動物簡介:全長575630mm。頭頂和上體淡褐色;頭、頸、上背具黑褐色羽軸縱紋;

白腰杓鷸
飛羽為黑褐色與淡褐色相間橫斑,頸與前胸淡褐色,具細的褐色縱紋;下背、腰及尾上覆羽白色;尾羽白色,具黑褐色細橫紋;腹、脅部白色,具粗重黑褐色斑點;下腹及尾下覆羽白色。棲於水邊沼澤地帶及濕地草甸和稻田中。以甲殼類、軟體動物、小魚、昆蟲、植物種子為食。

151 Eastern Curlew 紅腰杓鷸







大杓鷸 Numenius madagascariensis,又名紅背大勺鷸、紅腰勺鷸、彰雞,是鴴形目、杓鷸屬,分佈于中國為長江下游、華南與東南沿海、海南島、臺灣及西藏南部地區的冬候鳥。遷徙時經過中國東部廣大地區,數量不多。國外分佈于東北亞,冬季南遷至大洋州。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8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中文目名:鴴形目                                         中文科名:鷸科
中文屬名:杓鷸屬
中文俗名:紅背大勺鷸、紅腰勺鷸、彰雞
拉丁文名:Numenius madagascariensis
英文名:Far Eastern Curlew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Linnaeus,1766 
大杓鷸 - 物種特徵

大杓鷸
體長約63釐米。嘴甚長而下彎;比白腰杓鷸色深而褐色重,下背及尾褐色,下體皮黃。飛行時展現的翼下橫紋不同于白腰杓鷸的白色。虹膜褐色;嘴黑色,嘴基粉紅;腳灰色。音調平緩,如coor-ee。不安時發出刺耳的ker ker-ke-ker-ee聲。繁殖于東北亞;冬季南遷遠至大洋洲。不常見,但遷徙時定期經過中國東部及臺灣。在河口、河岸、沼澤地、沿海灘塗、沿海草地和水稻田中生活,多單獨活動,有時與其他種類混群。性機警、甚羞怯。活動時不停左顧右盼。常以嘴插入泥中覓食。喜歡吃甲殼類、軟體動物、蠕蟲、昆蟲、小魚和蛙類。繁殖期自57月,在水域附近草地上營巢,每窩產卵4枚。
大杓鷸 - 分佈範圍
                                

大杓鷸分佈圖
大杓鷸分佈範圍:中國為長江下游、華南與東南沿海、海南島、臺灣及西藏南部地區的冬候鳥。遷徙時經過中國東部廣大地區,數量不多。國外分佈于東北亞,冬季南遷至大洋州。
為長江下游、華南與東南沿海、海南島、臺灣及西藏南部地區的冬候鳥。遷徙時經過中國東部廣大地區,數量不多。
約九月份抵台過冬,翌年四月離開。棲地分佈, 為臺灣普遍之過境冬候鳥,少部份為留鳥。主要分佈于歐亞大陸凍原以南繁殖,在臺灣渡冬族群以大肚溪口出現數量最多,曾多達三百隻以上。
大杓鷸 - 大杓鷸的數量

成群的大杓鷸
台灣島內大杓鷸的分佈在西海岸灘地從北到南都有零星的分佈,唯獨在大肚溪口一直有大量的族群在此覓食渡冬。
在彰化大肚溪口和彰濱工業區一帶最多曾經有三千多隻的記錄,不但是彰化縣海岸境內重要的鳥類資源,也是台灣地區最大的度冬族群。不過隨著彰濱工業區的持續開發,大杓鷸的數量從兩、三千多隻一直下降到2001年的不到900隻。大杓鷸族群數量減少的原因很多,但是環境地貌的變化和覓食棲地的減少,絕對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近年來大杓鷸的族群趨於穩定,現在的數量大約在900隻左右。如果你想一睹大杓鷸的成群的風采,可以在漲潮時到大肚溪口,沿著海岸線的邊緣就可以看到成群的大杓鷸了。
大杓鷸 -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8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149 Whimbrel 中杓鷸







中杓鷸 - 中文名

中杓鷸
中文學名:中杓鷸
中文目名:鴴形目
中文科名:鷸科
中文屬名:杓鷸屬
中文俗名:無中文俗名
拉丁文名:Numenius phaeopus
英文名:Whimbrel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Linnaeus,1758
中杓鷸 - 概述

中杓鷸
全長約41cm。嘴黑色,長而下彎,腳黑色。頭中央乳黃色頭側線黑色,眉紋色淺,頭、頸和下體餘部淡褐色,胸有黑褐色縱斑。背黑褐色,羽緣淡黃色。腰白色,尾羽褐色,有黑褐色橫斑。棲息於河口、海暗、灘塗、沼澤、草地、耕地等,以漿果、環節動物、小魚昆蟲等為食。繁殖期58月,在地面上掘土營巢,每窩產卵25枚,卵橄欖綠色,綴褐斑。雌雄共同孵卵,孵化期2728天。遷徙時常見於中國大部分地區,少數個體在臺灣和廣東越冬。種數數量較少。
中杓鷸 - 野外識別
體型偏小(43釐米)的杓鷸。眉紋色淺,具黑色頂紋,嘴長而下彎。似白腰杓鷸但體型小許多,嘴也相應短。較常見的亞種variegatus腰部偏褐,但一些個體腰及翼下為白色,與指名亞種相近。
簡易識別:嘴形彎,約頭長1.5倍。
中杓鷸 - 形態特徵
體長約43釐米。眉紋色淺,具黑色頂紋,嘴長而下彎。似白腰杓鷸但體型小許多,嘴也相應短。較常見的亞種腰部偏褐,但一些個體腰及翼下為白色,與指名亞種相近。虹膜褐色;嘴黑色;腳藍灰。獨特的高聲平調哨音,如馬嘶he-he-he-he-he-he-he。繁殖于歐洲北部及亞洲;冬季南遷至東南亞、澳大利亞及紐西蘭。遷徙時常見於中國大部地區,尤其于華東及華南沿海幾處河口地帶。少數個體在臺灣及廣東越冬。喜沿海泥灘、河口潮間帶、沿海草地、沼澤及多岩石海灘,通常結小至大群,常與其他涉禽混群。
中杓鷸 - 生活習性

中杓鷸
行 為:步伐大而緩慢, 成群飛行時會排成 V 宇形或橫列直線飛行
覓 食:用嘴插入泥中覓食, 主要以蟹類為主, 另外也吃昆蟲
生 態:單獨或小群出現於潮間帶、及海岸附近之草原、沼澤、沙洲等
中杓鷸學名中的屬名 Numenius 新月” 的意思, 這也代表了這屬鳥類的主要特徵,那就是長而嘴向下彎曲的嘴。這個家族在臺灣可見到的有四種,體色為淡褐色至褐色,以嘴的長短排列,他們是黦 (ㄩˋ) (Numenius madagascariensis) 大杓鷸 (Numenius arquata)、中杓鷸、小杓鷸 (Numenius minutus)。黦鷸與大杓鷸的嘴長大致相同,而黦鷸顏色較深,飛行時尾上覆羽為褐色,大杓鷸飛行時尾上覆羽則為白色,大陸學者將黦鷸稱為紅腰杓鷸, 或可做為參考。
杓鷸在覓食的時候會將嘴插入泥中,硬是把躲在洞裡的螃蟹拖出來。他們直接把螃蟹吞下肚去,不像東方珩或鐵嘴珩會先把螃蟹的腳甩掉,最後,消化不掉的蟹殼會再吐出來。

2011年10月19日 星期三

111 White-breasted Waterhen 白胸苦惡鳥





白胸苦惡鳥(學名:Amaurornis phoenicurus)屬於鶴形目秧雞科的鳥類,共有4個亞種。嘴基稍隆起,但不形成額甲,嘴峰較趾骨為短;跗骨較中趾(連爪)為短;翅短圓,不善長距離飛行。善奔走,在蘆葦或水草叢中潛行,亦稍能游泳,偶作短距離飛翔,以昆蟲、小型水生動物以及植物種子為食。在繁殖期間雄鳥晨昏激烈鳴叫,音似“kuekuekue”,故稱“姑惡鳥”或“苦惡鳥”。在荊棘或密草叢中,偶亦能在樹上,以細枝、水草和竹葉等編成簡陋的盤狀巢。分佈于分佈於印度次大陸,中南半島,太平洋諸島嶼,華萊士區和中國。

學名:Amaurornis phoenicurus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Pennant, 1769)
英文俗名:White-breasted Waterhen
分類:鶴形目、秧雞科、苦惡鳥
白胸苦惡鳥 - 傳說

白胸苦惡鳥
在繁殖期間雄鳥晨昏激烈鳴叫,音似“kue,kuekue”,故稱“姑惡鳥”或“苦惡鳥”。關於苦惡鳥的中國民間傳說,是說這種鳥為一個苦媳婦所化,被惡家姑折磨虐待而死,化為怨鳥,所以叫起來總是“姑惡姑惡”。蘇東坡、陸放翁等人都有詠姑惡詩,可見宋朝已經有了這傳說。
白胸苦惡鳥 - 特徵
體型略大(33釐米)的深青灰色及白色的苦惡鳥。頭頂及上體灰色,臉、額、胸及上腹部白色,下腹及尾下棕色。 虹膜-紅色;嘴-偏綠,嘴基紅色;腳-黃色。 
白胸苦惡鳥 - 叫聲
單調的uwok-uwok叫聲。黎明或夜晚數鳥一起作喧鬧而怪誕的合唱,聲如turr-kroowak, per-per-a-wak-wak-wak 及其他聲響,一次可持續15分鐘。 
白胸苦惡鳥 - 分佈範圍
印度、中國南部、東南亞、菲律賓、蘇拉威西島、馬魯古群島及馬來諸島。
白胸苦惡鳥 - 分佈狀況

白胸苦惡鳥
亞種chinensis繁殖在中國北緯34°以南低地。越冬于雲南、廣西、海南島、廣東、福建及臺灣。偶見於山東、山西及河北。為適宜生境下的一般性常見鳥,高可至海拔1500米。
白胸苦惡鳥 - 習性
通常單個活動,偶爾兩三成群,於濕潤的灌叢、湖邊、河灘、紅樹林及曠野走動找食。多在開闊地帶進食,因而較其他秧雞類常見。也攀于灌叢及小樹上。
白胸苦惡鳥 - 文化內涵

關於苦惡鳥的中國民間傳說,是說這種鳥為一個苦媳婦所化,被惡家姑折磨虐待而死,化為怨鳥,所以叫起來總是“姑惡、姑惡”。蘇東坡、陸放翁等人都有詠姑惡詩,可見宋朝已經有了這傳說。南宋詩人范成大在詩序曰:“姑惡,水禽,以其聲得名。世傳姑虐其婦,婦死所化。” 蘇東坡詩雲:“姑惡,姑惡,姑不要,妾命薄”。這裡所說的“姑惡”,應該是現在所謂的“苦惡鳥”之名的由來。

117 Common Moorhen 黑水雞







黑水雞,又名紅冠水雞學名Gallinula chloropus)為秧雞科黑水雞屬鳥類。該物種遍佈世界各地,模式產地在英格蘭

是鶴形目秧雞科的鳥類,共有12個亞種。全長約33cm,中型涉禽,嘴長度適中,鼻孔狹長;頭具額甲,後緣圓鈍;嘴和額甲色彩鮮豔。翅圓形,第2枚初級飛羽最長,或第2枚和第3枚初級飛羽等長,第1枚約與第5枚或第6枚等長。尾下覆羽白色。趾很長,中趾不連爪約與跗蹠等長。趾具狹窄的直緣膜或蹼。通體黑褐色,嘴黃色,嘴基與額甲紅色,腳黃綠色,腳上部有一鮮紅色環帶。游泳時身體露出水面較高,尾向上翹。棲息于灌木叢,蒲草,葦叢,善潛水,多成對活動,以水草,小魚蝦,水生昆蟲等為食。棲息在黑水雞有挺水植物的淡水濕地、水域附近的蘆葦叢、灌木叢、草叢、沼澤和稻田中。不耐寒,一般不在咸水中生活,喜歡有樹木或挺水植物遮蔽的水域,不喜歡很開闊的場所,垂直分佈高度在雲南為海拔400—1 740 m。善於游泳和潛水,受驚時可潛入水底隱藏,用腳抓住植物經久不出,呼吸時在水面露出鼻孔。不善飛翔,飛行緩慢,飛行時頭頸和腿均伸直,飛行不遠即落下潛入草叢中。非繁殖期有群聚現象。雜食性,有小螺螄、蚊子、甲蟲和植物的莖、葉及草籽等。浮萍和水藻,偶見有水生昆蟲,水稗、葎草、薄荷、藜、狗尾草、馬唐以及稻和蘆葦,動物性食物有小魚、小蛙、飛蝗和蟋蟀。
黑水雞 - 生長繁殖


黑水雞 - 分佈範圍

黑水雞
分佈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黑水雞北的亞洲地區。),非洲中南部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歸線)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印度洋(包括馬達加斯加群島及其附近島嶼。),中美洲(地處北美與南美之間,包括瓜地馬拉、伯裡茲、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巴哈馬、古巴、海地、牙買加、多明尼加、安地卡及巴布達、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群島、聖露西亞、巴貝多、格瑞那達、千里達與多巴哥等國家和地區),南美洲(包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圭亞那、蘇利南、厄瓜多爾、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智利、阿根廷、烏拉圭以及福克蘭群島(也稱福克蘭群島)),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臺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
中國繁殖于新疆西部、華東、華南、西南、海南島、臺灣及西藏東南的中國大部地區。在北緯23°以南越冬。為較常見留鳥和夏候鳥。
黑水雞 - 生活習性

黑水雞

黑水雞
單配製,有領域性,有時配對關係可維持數年。但也有12雄建立家庭,或2雌、多雌與1雄合作建巢的記錄。兩性共同營巢,巢築在草叢或蘆葦叢中,用細枝、蘆葦或薹草建成碟形或杯形巢,高出水面或漂於水面,偶爾也把巢建在灌叢中或樹上。黑水雞如卵丟失可以補產。卵呈橢圓形,白色或乳白色,帶有紅褐色斑點。兩性輪流孵卵,但雌鳥孵卵時間長。雛鳥為早成鳥,全身被黑色絨羽,在巢內停留1—2天,3日齡可游泳,8日齡可潛水,雌雄共同餵養照顧雛鳥,有時前窩產的未成年鳥和同窩內的其他成鳥也參與照顧雛鳥。21—25日齡可自行覓食,45—50日齡長出飛羽,72日齡可獨立生活。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8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